快三平台

快三平台 > 区部门网站 > 区南园街道办事处 > 政务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及总结

南园街道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工作计划

信息提供日期 : 2019-02-27 00:00来源 : 南园街道办事处

  一、2018年工作总结

  2018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南园街道党工委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全力抓实基层党建、民生服务、社会治理、公共安全、市容环境等工作,深入践行市委、区委“走在最前列、勇当尖兵”要求,为辖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

  (一)抓牢主业主责,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一是打造新时代宣讲阵地,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5月份在全区率先成立街道、社区两级12个“新时代大讲堂”,至年底共举办宣讲活动119场。通过举行各类专题学习会、“红色经典电影周”、“微党课”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各级党组织共开展专题学习活动213场次,发放党建书籍近3000册。

  二是突出“标准+创新”,全力构建“大党建”格局。推进社区标准化建设,解决了5个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阵地问题,目前11个社区已全部验收达标。开展社区党建星级品牌创建,推进“一社区一亮点”党建特色品牌的形成。将服务群众作为党建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着力打造南华社区红色文化主题阵地“红色驿站”,重点实施了“南园先锋”长者助餐食堂项目,有效解决社区长者吃饭难问题。在巴登社区打造“书记会客厅”,通过建立一厅(社区书记会客厅)、一联(社区服务联合体)、一平台(共建共治共享平台)的“党建+家园”“三个一”运行机制,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多元治理新路径。上述两个项目双双被评为快三平台 社区党建“五星级”品牌。在新城市广场、上步大厦和统建办公楼探索建立三个商务楼宇“两新”党员服务站,并开展社区党委与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推进楼宇党建工作。创新党员教育服务管理模式,对商圈党委党员实行积分制管理。建立“流动党员之家”,通过开展党组织找党员、党员找党组织的“双找”活动,将252名流动党员纳入商圈党委管理。

  三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重点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成立街道工程类项目建设办公室,制定《南园街道政府自行采购管理暂行办法》《南园街道小型建设工程预选采购管理暂行办法》《南园街道政府投资小型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完善街道政府采购项目评审程序,强化对工程建设和政府采购工作的全过程监管。全力配合区委巡察组对街道党工委的巡察工作,并针对巡察发现的五个方面14个主要问题,逐一认真部署推进整改落实。

  (二)坚持民生至上,提升民生项目建设和服务品质

  一是落实民生保障和微实事建设。按政策落实辖区困难群体各类津贴、救济金的发放。全年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145人,就业率85%;帮扶自主创业成功26人;辖区深圳市乐器城被评定为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完善“民生微实事”工作流程,启动24批共191个项目的建设,计划投入专项资金约2167.48万元,撬动社会资金约208.06万元。

  二是创新政务服务模式。对街道政务服务大厅进行改造升级,为居民打造“星级服务体验区”,印制了《南园街道政务服务大厅便民手册口袋书》,并设立全区首个居民可独立哺乳的温馨“母婴室”。全面推进“四办制”政务服务新模式和深圳市政务服务区内“全城通办”的改革。

  三是树立南园特色文化品牌。重点开展青少年红色文化系列、党史故事会、红色影视周等党建文化活动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活动;继续打造雅乐南园、多彩南园、书香南园等文化品牌和“百姓系列”“非遗系列”“艺术微学院”等惠民系列文化活动。全年举办大型公益活动20余场、演出活动50余场、公益培训班43个(约2000节课)、沙龙讲座80余场、小型公益活动300余场。

  (三)强化责任意识,构建安全、稳定、法治、有序新局面

  一是全面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重点领域专项治理。共立案57宗,处罚49次、罚款51.08万元;加强对城中村、“三小”场所、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区域和小散工程、餐饮行业等重点领域的监管整治;打出电动车“堵、疏、打、宣”治理组合拳,在富豪大厦试点启用全市首个智能充电柜,并在辖区推广建成智能充电柜57台。提高安全硬件设施水平。完成13座微型消防站、1座小型消防站建设;在34个老旧小区和5个城中村全面开展电气检测,推广智慧物联感知设施建设,已安装电气火灾预警系统500套、独立式光电感应烟火灾探测报警器200套。持续深化安全宣传教育。开展辖区企业安全培训14场次、应急演练136次、安全监管队伍业务培训5场次,入户派发各类宣传资料约2.6万份;通过街道食品快检室组织食品安全宣传活动28次。开展“科技+安全”实景体验学技能活动,推进安全宣教方式创新。南园街道2018年度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名列全区第一。

  二是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狠抓宣传、深挖线索、重拳打击,累计排查并上报涉黑涉恶线索8条。开展巴登片区“扫黄禁赌”综合整治,打掉片区黑势力团伙1个,铲除其背后“保护伞”5人,刑拘17人,治拘2人。

  三是做好矛盾纠纷调处和信访维稳工作。全年调解各类民间纠纷898宗,成功调解891宗,调解成功率99.22%;受理信访案件39宗,均按时办理和办结。强化对重点时期“非访”人员的重点稳控和“清单式”动态管理。成立街道金融风险防控专班,开展多次预防非法集资宣传活动。充分调动网格员、管控专业队员和群防群治力量的积极性,继续推动对反恐工作的人防技防“全覆盖”。

  (四)发扬“钉钉子”精神,推动辖区环境整治改造

  一是全力优化华强南片区营商环境。联合公安、市场监管、交警等职能部门,对华强南片区电子通讯市场及周边区域进行全方位综合整治,顺利实现华强南片区销赃犯罪问题整治摘牌。严厉打击盗销犯罪和制假售假行为,打掉销赃窝点150个,刑事拘留415人,行政拘留414人。实行市场商户、人员登记和二手手机入场登记制度,强化对手机维修业的清理整顿和对市场周边物流业的管理。全面开展消防、治安等各类安全隐患整治,成立华强南反恐联勤联动指挥部,统筹各市场保安员队伍建立区域联勤联动机制;完善各市场的制度、人防、技防建设,提升日常管控水平。强化周边路段交通、市容环境整治,将华发南路、爱华路列为严管路,重点整治非法营运、电动车窜行、共享单车乱停放等现象。

  二是推动对玉田村的综合整治和升级改造。通过打造“物业托管+统租运营+综合整治”的“玉田模式”,全面提升城中村综合治理能力。目前,玉田村纳入改造楼宇43栋,签约面积约3.8万平方米,占比约40%。万村公司已投入资金1.6亿余元用于房屋装修改造及水电消防改造施工,现有30栋已改造完成,其中有13栋300套泊寓房已完成对外出租。经过改造的城中村楼宇居住环境焕然一新、消防设施全面强化、物业管理水平大幅提升,“玉田模式”的综合效益初显。

  三是探索推进城市空间政策先行先试。全力推进南华村棚改意愿征集工作,目前意愿征集比例为97.17%,圆满完成区下达的工作任务。完成对赤尾村片区物业产权、业主信息及基本改造意愿等的摸底调查和基础数据整理,并就项目开发可能遇到的问题制订初步预案。

  四是推进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和精细化管理。开展环境卫生大检查大执法百日行动和以巴登片区为重点的城中村综合整治百日“战役”,全面整治环境卫生难点、痛点问题;完成辖区965处破损道路的修复和巴登村198栋楼宇“三线整治”工作。推进环卫科技创新,为各类“城市家具”涂上防黏贴保护层,在巴登片区增设12套智能垃圾桶。建立党工委领导带头的多层级常态化巡查监管机制,不断完善城管执法勤务模式,推进市容环境精细化管理。查违工作紧抓不懈,共拆除违法建筑2015㎡,消化历史遗留违法建筑63135.23㎡,确保违建“零增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立河道管理快速联动反应机制,完成75个小区“正本清源”工程施工作业,推进沙埔头宜居社区创建和锦龙花园等3个小区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创建工作,辖区11个社区已全部创建成为广东省宜居社区,南园街道2018年度生态文明实绩考核名列全区第二。

  二、2019工作计划

  2019年,南园街道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区委区政府2019年各项工作部署,继续秉持建设“宜居、宜业、安全、文明”南园的工作目标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民生导向,立足实际,锐意进取,全力推动街道各项工作取得新进步。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持续推进“两新组织”“两个覆盖”质量提升和股份合作公司、物业小区党建工作。推进差异化的党建星级品牌创建,力争两年内社区党建“五星级”品牌全覆盖。继续完善党员学习教育阵地,筹建街道党群服务中心,推动商圈党群服务中心和党建文化街区建设。全力抓好区委巡察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继续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纪律建设,坚持不懈纠治“四风”问题。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全方位构筑安全维稳防控网。夯实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燃气安全、交通安全、市场安全五个重点领域安全工作基础。抓实安全体验宣教馆筹建和各城中村、老旧住宅小区、电子通讯市场的安全硬件设施建设,提高事故预警和防范自救能力。落实风险隐患排查和“四个实有”信息采集,做好重点对象信访稳控等工作,强化对在建政府工程施工单位的动态劳动监察,全面维护辖区稳定。

  三是坚持精细化管理,全力提升城区环境品质。着力推进南华村棚户区改造;加大老旧住宅区、城中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推广“e南园”智慧街区监管系统,推动市民、商家共同参与辖区精细化管理。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探索推进党建工作与物业管理相结合的物业管理改革试点,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区物管新模式。

  四是坚持需求导向,持续改善公共服务质量。持续做好济困扶弱和就业创业帮扶各项工作,深化计生优质服务。继续高质量推进“民生微实事”项目建设。完善星级服务体验区建设,推动街道政务服务“四办制”模式的落实,实现政务服务全天候运作。以智慧安防物联网系统对接和街道综治立体图建设为重点,推进智慧街道平台建设。做好做强原有系列文化品牌,并进一步推进文化创新,深入开展“红星耀南园”革命文化系列活动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文艺活动,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email protected]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