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三平台

快三平台 > 区部门网站 > 区南园街道办事处 > 政务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及总结

快三平台 南园街道2021年工作总结和2022年工作计划

信息提供日期 : 2022-03-30 14:41来源 : 快三平台 南园街道办事处

  一、2021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注重基层党建,基层队伍战斗力进一步加强

  1.强化理论武装,在筑牢信仰之基上下功夫。落实学习教育机制,开展街道党工委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12次。利用“学习强国”“智慧党建”等网络平台创新学习形式,“学习强国”学员活跃度、日人均积分全年保持快三平台 十个街道首位。抓紧抓实党史学习教育,指导各级党组织开展阅读红色经典、瞻仰革命遗址等7类革命传统教育,共开展主题党日活动230场。发挥街道党校教育阵地作用,定制学习套餐,创新开设“机关先锋课堂”“商圈创新课堂”“党务实训课堂”“银龄兴趣课堂”“社区示范课堂”等五个班次;依托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创新推行“四史学习云课堂”;共开展党员集中教育培训117场。

  2.夯实党建基础,在强化战斗堡垒上出实招。按照“党建先锋指数测评”标准,每季度开展基层党建达标创优考评。严格按规定程序发展党员,年度吸收预备党员15名。持续扩大两新领域党的组织、工作覆盖,有3名以上党员单独建立党组织完成率100%,有党员的企业组织覆盖率完成率97.5%。推动社区党建星级品牌建设,推进巴登“书记会客厅”等3个项目顺利完成复评,深化南园“零距离倾听小站”等品牌内涵并申报年度五星级品牌创建评比。与市残联落实“一对一”挂点联系工作,开展结对共建活动10余场,志愿服务超过100人次。充分发挥党群服务阵地作用,组建8个社区安心驿站,在商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融入“暖蜂驿站”服务元素;推进长青老龄大学建设,开设精品课程。

  3.抓好队伍建设,在提升队伍素质上谋良策。严格按程序做好干部交流录用和提拔任用工作,探索创建新入职公职人员培养管理机制,研究制定《南园街道“新星训练营”工作方案》。制定、修订南园街道小型建设工程采购管理办法、南园街道小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办法,堵塞管理漏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举办“丹青颂清廉”专题廉政书画作品展、“反腐电影”沙龙等活动。严肃执纪监督,全年党纪立案14宗,了结问题线索5宗。

  (二)抓好社会治理,城市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

  1.聚焦聚力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抓好安监执法检查,立案31宗。强化“三小”场所、经营场所、民宅及燃气安全、施工安全等重点领域安全监管,推进火灾高风险区域整治。建成滨江小型消防站,完善微型消防站、出租屋卷盘等硬件设施。持续推进城中村“清瓶点火”工作,目前辖区城中村点火率达80.86%。新建6家交安站;新增电动车充电桩240台;推行电动自行车“亮尾工程”,常态化进行电动车排查整治。巴登、南园社区以优秀成绩通过“城市社区安全文化创建”验收。

  2.谋深谋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一是加强反恐、反邪的意识形态工作,深入开展维护政治安全八个专项行动;强化重点人、群体、领域及节点维稳安保,累计排查处置3人以上涉稳因素71宗;强化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共调解民间纠纷共905宗,成功调解853宗;处理各途径信访事项1491宗,信访事项疏导成功率、信访办结率均为100%。二是加大雪亮工程建设,联合公安部门在主要路段、重点场所增加高清监控摄像头83个,安装视频门禁设备792套,完善建设街道、社区两级9个综治视联网系统;加强平安志愿者队伍建设,共有队员约4000人。三是开展华强南片区涉诈黑灰产业整治行动,排查手机市场127家,收缴二手手机卡6907张。

  3.尽心尽责提升市容环境质量。一是清理整治“六乱一超”等违法行为,共立案313宗,结案308宗,罚款104900元;处理数字化城管案件1445宗。二是开展乱摆卖、文明养犬、户外广告、派发小广告、泥头车、农贸市场及校园周边市容秩序、校外培训机构等多个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对“爱华夜市”及周边区域乱摆卖情况进行了全面取缔,保障辖区市容环境整洁有序。三是高压管控新增违建,确保辖区违建“零增长”,多措并举去除违法建筑面积120247.35平方米。四是全市率先试点使用深圳法治政府信息平台“双系统”办案,6月至12月共通过“双系统”办理案件131宗。

  3. 做优做实推进“物业城市”改革。完成物业管理、公共安全、市容环境三项基本内容的纳管。“三无小区”全面纳管,实现改造、管理和服务“三落实”。深化城中村楼栋集约化托管工作多方合作模式,“玉田物业综合服务中心”已完成城中村集约化楼宇托管45栋、房屋1816套。综合利用“工单系统+电子工牌+智慧平台”的智慧化手段,试行智慧市容工作模式。顺利推进巴登“党建+物管”、滨河汇港名苑“智能+安全”、东园路“街区+文化”三个试点。

  4.稳打稳扎推动出租屋综合管理。完成租赁住房建设筹集任务340套,办理租赁合同1713份,代收租赁税434.55万元。做好新来深人员、居住变更人员和重点人群信息核采工作,确保重点人员核查率100%,实有人口核采做到不疏漏、无死角。完善房屋编码管理工作,推进城中村出租屋分级分类管理。

  (三)落实惠民服务,群众幸福指数进一步提升

  1.加大公共服务供给力度。一是办好民生实事。全年共立项并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91项,实际支出金额1095.73万元。二是加强兜底保障力度。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99.45万元、养育扶助21.45万元、临时救助金19.92万元。积极开展“为老”、助残服务,完成长者服务中心挂牌和29户居家适老化改造,推进4处无障碍通道改造和全辖区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建设。三是开展“非遗在社区”综合示范点创建,挖掘非遗项目,积极申报区级非遗保护项目“皮影制作技艺”,完成全市首家非遗主题图书馆项目选址。

  2.落实惠企稳就业扶持政策。推动各项惠企扶持政策精准落地,为企业推送“1+9+N”产业资金政策。成立街道商会,建立辖区企业沟通平台,统一开展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线上活动。开发就业岗位4835个,帮扶辖区重点人群实现就业275名,成功创业112名,建设青年见习单位3家。在新城市广场实施“5G+智慧停车”项目,提高辖区停车位利用率。

  3.深化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街道、社区、多元防护点”三层防护金字塔、“专家、心理咨询师、心理服务队”三级支持金字塔以及“干预、促进、宣教”三层服务金字塔,在全区率先搭建“家-校-社-专”金字塔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防护体系。全年心理帮扶居民257人次(其中转为个案跟踪131个),累计向专业机构转介21人次。

  (四)推进项目攻坚,新型城市面貌进一步改观

  1.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东园路美食特色街“一路一街”工程已于6月15日竣工验收,于8-12月举办3次街道特色主题活动。全年新立项政府投资项目7个,重点推进深南大道(华强南路—松岭路段)的升级改造,以及3个党群服务中心和2个图书馆的提升改造。

  2.推进轨道交通建设。推进地铁11号线二期(东延线)建设工程南园段征拆工作,按期完成星光老年之家南侧施工临时用地和五邑大厦施工临时用地的工作任务,提前组织开展园西小区1号楼和5号楼的调查摸底、信息核查、补偿方案编制等前期工作。

  3.推进城市更新改造。南华村70栋楼宇于2月28日全部拆除完毕,圆满完成南华村棚改项目前期工作,由实施主体福河公司全面接手建设工作。推动老旧住宅区拆除改造和综合治理工作,完成老旧小区基本情况调查、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情况摸底调查。

  (五)坚持疫情防控,生命至上理念进一步巩固

  1.推进全民接种疫苗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宣传疫苗接种知识,引导居民提前预约,错峰接种疫苗,同时落实好接种点各项便民暖心服务。在华强南钟表市场设置大型接种点,提高辖区疫苗接种效率。

  2.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组建工作专班,设立常设核酸检测点,加强核酸检测培训和物资保障,及时完成专项人员“双核”清零任务。加强对重点场所防疫工作的检查督导,落实重点场所从业人员“七天一检”核酸检测筛查。落实辖区147个住宅小区(城中村)卡口防疫工作标准化建设,做好24小时无间断外来人员登记、体温检测和车辆出入管理等疫情防控工作,督导推动建设“无疫小区”。

  3.加强健康驿站日常管理。设置7个工作小组,重点强化综合组统筹协调力、医疗组诊疗救治力、安保组应急处突力,全力做好入境人员的隔离服务工作。全年累计入住隔离人员6619人,未发现阳性病例和工作人员感染情况。

  二、2022年工作计划

  (一)突出政治引领,不断夯实基层党建基础。落实好新一轮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计划,按照区城市基层党建先锋指数测评体系,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阵地作用,推动社区党建星级品牌建设,探索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和商圈党建互联互动。持续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提升街道党校教学质量,引进更多专业教培师资力量,科学设置“党史课程清单”,量身定制学习套餐。

  (二)推进城区治理,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继续推进“物业城市”改革,逐步形成符合南园实际特色的“物业城市”创新模式,着重打造一批改革工作示范点。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成效,利用“双系统”办理各类行政案件,使用移动终端开展现场执法。推进地铁11号线东延线南园段的各项征拆工作。

  (三)强化安全维稳,全力维护社会平安稳定。抓好重点企业执法检查、燃气安全防范、施工安全监管、交通安全风险化解和安全宣传教育等工作,推进社区安全应急一体化建设。持续开展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做好禁毒、反邪、反恐及精障患者监护管理及重点人员稳控工作。

  (四)关注民生问题,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抓好困难群体帮扶救助服务,落实各项民生服务政策。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扶持辖区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等就业创业。做好“健康福田建设”宣传教育和计生技术服务。广集民意做精做实民生微实事项目。推进电动车电子围栏建设、无障碍社区建设。推进“非遗在社区”综合性示范点创建和巴登非遗图书馆建设。

  (五)坚持疫情防控,筑牢生命健康安全防线。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抓好小区(城中村)卡口管理和农贸市场、商超、餐饮等重点场所防疫工作,抓好涉疫重点人员“两核”工作。推动新冠疫苗第三针加强针接种工作,做到“应接尽接”,构筑全民免疫屏障。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email protected]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