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三平台

快三平台 > 区部门网站 > 区统计局 > 统计数据 > 经济社会运行态势

快三平台 2012年住户调查数据简要分析(2013年第4期)

信息提供日期 : 2013-03-07 00:00来源 : 快三平台-一分快三平台

4

快三平台 统计局                        201325

 

 

 

 

 

 

 

居民收支稳步增长 潜力较足前景乐观

——快三平台 2012年住户调查数据简要分析

 

 

快三平台 140户调查样本数据显示,2012年我区居民(包括户籍与非户籍家庭,下同)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9466.61元(4122.22/人),比上年增长11.5%(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5%,年人均消费性支出32993.69元(2749.47/人),增长6.3%,实现居民收支稳步增长的预期目标。

一、居民收入增长后劲较足,不同类别间增长欠缺均衡

在收入方面,我区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继续平稳快速增长,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及转移性收入在内的各项收入类别均保持不同程度的涨幅。从近年收入增长趋势看,我区居民收入增长后劲较足,但不同类别之间增长欠缺均衡的局面亦开始显现,以本年为例,最高涨幅比最低涨幅高出48.9个百分点。其中,经营净收入对家庭总收入增长的拉动明显,其对家庭总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4%2012年我区居民收入的主要构成和增长情况见表12006-2012年快三平台 居民家庭月人均收入对比见图1

 

1 2012年快三平台 居民收入主要来源及其增长情况一览表

收入项目

金额(元)

同比增长(%

构成(%

拉动总收入增(减)(百分点)

对总收入增长的贡献率(%)



家庭总收入

54750.53

10.4

100.0

10.4

100.0


其中:可支配收入

49466.61

11.5

——

——

——


(一)工资性收入

34229.16

2.4

62.5

1.6

15.7


(二)经营净收入

8618.19

51.3

15.7

5.9

56.4


(三)财产性收入

2886.75

29.2

5.3

1.3

12.6


(四)转移性收入

9016.43

9.6

16.5

1.6

15.3


单位:元



单位:元

1 2006-2012年快三平台 居民家庭月人均收入对比


1、多重因素作用下,工资性收入增速放缓。

我区居民2012年月人均工资性收入2852.43元,增速较上年放缓,增幅为2.4%,其中工资及补贴收入增长2.5%。剔除个人所得税和社会保障支出等须从工资中扣缴的项目后,我区居民实发工资增长2.6%。工资性收入占同期居民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为62.5%,是我区居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一方面20119月起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2000元上调至3500元后,居民实际到手的工资比例增加,工资增长期望亦随之增加;20122月起全市最低工资标准由1320元/月上调至1500元/月后,部分企业工资上调压力增大;另一方面今年初起消费价格涨幅回落至4.0%以下,六月后更回落至3.0%以下,企业通胀压力明显纾缓,员工加薪压力亦随之出现反弹性下降。多重因素作用之下,我区居民的工资性收入增长水平处于暂时放缓的阶段。

2、企业经营状况筑底回升,经营净收入强劲反弹。

经营净收入月人均718.18元,增长51.3%,占全年居民家庭总收入比重的15.7%。通胀接近尾声后,我区企业经营状况持续好转,尤其是经营较灵活的中小企业更是渐入佳境。从物价涨幅回落至3.0%之内的第三季度起,我区在销售、开工、进出口等主要领域均出现回升势头,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平稳向好,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筑底回升。企业经营状况好转,经营净收入亦随之强劲反弹。

3、投资配置更趋合理,财产性收入稳步增长。

财产性收入月人均240.56元,增长29.2%。其中,占财产性收入比重达79.5%的出租房屋收入增长15.9%,而股息与红利收入和利息收入则分别增长158.9%93.5%,是我区财产性收入增长速度较快的主要原因。由于金融风暴后楼市未能重现几年前的辉煌,居民减少楼市方面的投资,我区家庭中第二套房产拥有率较上年下降24.4%,房产对外出租率下降20.0%,出租面积下降37.9%,但由于租金上涨等原因出租房屋收入仍保持15.9%的增幅。今年各行各业发展形势向好,企业运行渐入佳境,居民投资力度加大,投资配置更趋合理,投资回报率均明显增加,令股息与红利收入迅速增长。

4、养老方式出现转变和优化,转移性收入适度增长。

转移性收入月人均751.37元,增长9.6%。其中养老金或离退休金月人均为548.62元,增长2.4%;赡养收入月人均41.03元,增长42.4%。在调查户中离退休人口比例较上年下降2.0%,离退休再就业人口则有所增加。虽然近年来每年离退休金发放标准都在上调,以2012年为例我市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上调10.0%,但由于部分养老金基数不高,同时生活成本也以相应的速度增长,部分离退休人员选择生活成本相对低廉的地区异地养老,故离退休人员比例出现下降趋势。对于选择留深养老的老人,亲友也加大了赡养力度,故赡养收入增长幅度较高。

二、消费支出增幅回落,八大类消费项目四升四降

消费支出方面,2012年我区居民八大类消费支出呈四升四降的局面,其中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其它商品和服务四大类不同程度下降,其他四大类消费支出均呈上升趋势。2012年我区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构成和比较见表2,八大类消费支出所占比例见图2

 

 

2 2012年快三平台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构成比较表

消费项目

消费金额(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

拉动消费性支出增(减)(百分点)

构成(%

消费性支出

32993.69

6.3

6.3

100.0

其中:(一)食品

10176.12

4.5

1.4

30.8

(二)衣着

2185.87

3.9

0.3

6.6

(三)居住

4511.37

6.8

0.9

13.7

(四)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

1880.24

-7.1

-0.5

5.7

(五)医疗保健

1723.75

-0.3

0.0

5.2

(六)交通和通讯

7197.38

31.3

5.5

21.8

(七)教育文化娱乐服务

3974.30

-7.3

-1.0

12.0

(八)其它商品和服务

1344.66

-6.9

-0.3

4.1


2 快三平台 2012年八大类消费支出比例

1、食品价格涨幅回落,食品消费支出与价格同幅增长。

2012年我区居民月人均食品类消费支出为848.01元,增长4.5%,拉动消费支出增长1.4个百分点,贡献率超过二成。我区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构成比重,系反映居民生活水准的主要指标之一)回落至30.8%,较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连续两年快速上涨后,2012年食品价格涨幅回落至5.0%之下,全年累计涨幅为4.5%,与食品类消费支出增幅一致。食品价格涨幅回落至较正常的增长区间后,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应声而落。但是,粮食、鲜菜、牛、羊肉等居民日常食品类别价格涨幅仍偏高,分别为10.4%9.5%29.3%16.2%,令居民食品消费支出涨幅仍难进一步回落至3.0%以内。食品价格上涨势头放缓,也令在外饮食价格增长放缓,并在居民消费支出中得到体现,如居民全年在外用餐人次数虽增长8.9%,但在外饮食消费支出总额反而下降1.6%

2、房租价格水平看涨,居住类消费平稳增长。

居住类消费月人均支出为375.95元,增长6.8%。其中月人均住房类支出为218.39元,增长21.6%;水电燃料及其他支出为103.91元,下降4.6%;居住服务费为53.65元,下降15.6%。一方面由于目前房屋出租市场不少是通过中介方安排或由二手房东转租,环节较多,相关花费也水涨船高,再加上不少房东每年跟风提价,导致租房者房租支出明显增加,拉高了住房类支出增长水平。另一方面随着管道天然气建设的不断推进,其用户全年增加8.2%,使用数量增加3.7%,费用支出则增加4.5%,罐装液化石油气用户则减少12.2%,使用数量减少10.3%,费用支出则减少9.9%。由于管道天然气与罐装液化气使用者的互为消长,且管道天然气性价比明显较罐装气高,故炊用燃料方面的支出总体呈下降趋势。

3、耐用电器消费疲软,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消费全线下降。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消费月人均支出为156.69元,下降7.1%。其中月人均耐用消费品支出为43.50元,下降5.6%;家庭日用杂品支出为67.81元,下降4.6%;家庭服务费支出为33.85元,下降16.5%。由于一方面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器、淋浴热水器、抽油烟机等非文娱用耐用电器一般存在体积庞大、搬动费力、须固定安装等特点,另一方面我区流动人口占较大比重,常住家庭户中各类非文娱用电器早已趋于饱和,而大量以流动人口为主、以租房暂住为常态的非常住家庭户则常常由于搬动频繁、耐用电器不少由房东提供等原因,较少对耐用电器进行更新,故令以耐用电器为主的家庭设备月人均消费支出仅23.04元,同比下降23.9%。另外,受家政市场请钟点工比请保姆更实惠、更灵活的消费风向影响,家政服务支出同比下降13.6%,带动家庭服务支出下降16.5%

4、各种利好推动购车热潮,交通和通信类支出增长迅猛。

交通和通信类消费月人均支出599.78元,增长31.3%。其中月人均交通类支出为467.06元,增长47.5%;通信类支出为132.72元,下降5.4%。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今年我区居民每百户家庭家用汽车拥有量达48.63台,增长12.2%,为近三年来最高增长水平,其中有2.9%的家庭汽车拥有量达两台或以上。虽然包括地铁在内的公交网络已经非常发达,但并未对居民购车热情造成实质影响,大家在享受公交便利之余亦对自由度更高的长短途自驾出行情有独钟,尤其经今年车用油价经四升四降后93号油重回“7元时代”、“十·一”长假期间高速公路免费、2012深圳汽车嘉年华暨第二届进口车和豪华车展览会等大型车展活动的推波助澜,居民购车热情有增无减,显著推高了我区交通类消费支出的增长水平。

5、耐用品更新换代乏力,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再呈下降趋势。

教育文化娱乐服务类月人均支出331.19元,下降7.3%,系连续两年增长后再次呈现下降趋势。其中月人均文化娱乐用品支出为58.66元,下降32.5%;文化娱乐服务费用支出为121.26元,增长8.0%;教育费用支出为151.28元,下降4.3%。文娱类耐用电器与非文娱类耐用电器相比,体积较大、安装复杂、搬动麻烦的情况相对较少,但两者消费状况类似,常住家庭户早已趋于饱和,流动性较大的家庭户则由于对文化娱乐享受的品质和档次的要求相对偏低,对作为其载体的文娱类耐用电器抱一种能用则先凑合着用的态度来使用,更新换代热情不高。另外,大运会后辖区内绿道、灯光球场等健身场所不断落成,促使全民健身热潮得以延续,推动各类收费健身活动的蓬勃发展,健身活动消费支出大幅增长295.0%,团体旅游费亦增长13.7%

三、需要引起关注的问题及建议

1、工资收入增长偏低影响翻番目标,建议发掘深层原因推出强力措施。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城乡居民收入倍增目标,要求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宏伟目标。虽总体而言我区居民可支配收入后劲较足,但作为占居民收入最大头的工资性收入,增长乏力的现象却在我区凸现出来。调查数据显示,我区今年的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率仅为2.4%,扣除物价指数后呈轻微负增长;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增长率为4.5%,较全市平均水平低,扣除物价指数后仅增长1.7%。虽然工资增长放缓有部分原因是由于今年物价涨势放缓后企业通胀压力纾缓,员工加薪压力出现反弹性下降,但其后续趋势关系到至2020年收入翻番的目标是否能如期达到,故仍需要加强关注。

建议有关部门组织相关专业人士对全市各区及其他兄弟省市居民的工资增长水平进行以横向对比为主的专题研究,深入发掘我区居民工资增长水平放缓的深层次原因,找出影响我区工资快速增长的症结所在,参考其他地区的成熟做法,学习其他部门的先进经验,及时出台针对性强的有效措施,切实提高我区居民工资增长水平,力求在实现翻番目标时打下良好开局,不输在起跑线上。

2、耐用消费品版块消费不振,建议市场适度倾斜大力挖潜。

各类耐用消费品的支出一向是消费支出的重头,只有耐用消费品支出对消费支出增长的贡献率处于较高水平,消费支出的稳定快速增长才会有充分的保证,消费市场才会活跃兴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在各类耐用消费品价格连年下降的情况下,我区居民的相关支出增长却仍不尽人意,如2012年文化娱乐用品支出同比下降32.5%,非文娱类的家庭设备支出下降23.9%,通信工具类支出下降17.7%。这些耐用消费品中不少是体积较大较笨重的家用电器,在以流动人口为主的家庭群体中远未达到饱和,部分电器类别即便存在一定的拥有率,不少亦属于行将淘汰的过时产品,其更新换代的总体需求不低,其发展前景相当可观。但是由于市场后续服务不到家,令这类家庭群体在考虑添置新家电时,难免有平添频繁搬迁难度和成本以及不当搬移加速折旧和造成损坏的顾虑,从而在收银台前裹足不前。

建议有关市场把流动人口上升为重要消费群体来看待,及早对其消费潜力作全面评估,对其消费特点和需求作深入调研,在加大耐用电器以旧换新等促销力度的同时,更要在售后服务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对流动人口消费群体给予相应倾斜,如制订若干时期内消费者在区域内搬迁时予以免费或低价专业拆卸、运送、重新安装,区域外搬迁时可与物流公司和各地售后服务部门挂钩形成拆运装一条龙服务网络等优惠条款,从根子上打消他们的后顾之忧,把流动人口群体的潜在消费能力彻底盘活起来、充分释放出来。只要流动人口的强大消费能力得以在耐用消费品这一重要市场版块上充分体现出来,便可形成实质性的示范效应,带动其他消费领域的消费水平上扬,我区消费市场总体前景将会非常乐观,其对整体经济运行驱动的积极效应亦将迅速显现。

 

 

(李学系区统计局统计师)

 

 

 

 

 

 

 

[温馨提示:更多内容请参阅《快三平台-一分快三平台 》网站的区统计局网页中“统计分析”栏目。网址//ksplatform.net/bmxx/qtjj/ztlm/tjfx/]

报:区五套班子成员、国家统计局深圳调查队、市统计局

发:各街道办事处、区直各单位

区统计局办公室                        办公地点:区委大楼2509

核发:范胜祥           编审:彭     责任编辑:孙星光、郑海燕

电话:82918333-252282918133            传真:82928024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福内刊准字FN007

(共印350份)

分享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粤ICP备12001664号网站标识码:4403040003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2541号 区政府行政执法投诉邮箱:[email protected] 区政府及各行政执法部门行政执法监督投诉举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