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福田政协委员双眼盯紧路面危险点
发布时间:2016-06-07 00:00 来源:深圳晚报讯(记者 佟艳婷) 今年是“城市管理治理年”,快三平台 明确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城市治理的软肋和短板,打响城市管理治理攻坚战,大力提升公共安全水平,努力营造“安全发展”的大环境。6月1日,快三平台 政协组织开展“城市安全隐患”视察活动,近50名委员走进地陷、边坡、挡土墙等城市安全隐患现场,并与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召开专题座谈会。委员建议,由于施工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事故,要运用法律手段追究施工单位责任,同时实施预警机制,提前做好相关城市规划。
现场视察:
地陷边坡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3个视察组分别前往益田路与石厦北七街路口、金田路与福华五路路口,梅坳五路通大汽车广场北侧边坡、梅坳五路鸿发家禽批发市场北侧边坡,以及梅坳八路、凯丰路安居苑北侧挡墙等地,查看安全隐患防范及治理情况。在位于CBD区域的一处地陷隐患点,地面上看似“平静”,车流不息,可是当工作人员将污水井盖打开,把管道潜望镜深入地下,仔细一看才发现,地下管网老旧破损严重,与地面形成了一定空隙,一旦遇到暴雨等恶劣条件,就有可能发生地陷。
据悉,自今年1月起至6月1日福田环水局共接报并参与处置的地面坍塌事故及隐患多达70起。通过研判分析,这70起事故、隐患,大多数由于水管破损、道路下沉、地铁施工及雨水冲刷造成的水土流失等原因造成。其中,由于地下管道破损引发的地面坍塌事故(隐患)22起,约占总数的31.4%。虽然目前发生的地面坍塌事故(隐患)规模较小,相对可控,但仍不容忽视。
政府部门:投上亿元整治地陷隐患
根据区政府的工作安排,从今年起区环水局,承担全区地面坍塌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有关职能和工作。为做好地陷隐患防治工作,该局实行24小时值班,每天都有专人负责,保证接到地陷事故通知30分钟内赶到现场开展工作。
鉴于今年的地陷事故灾害形势严峻,环水局还组织区地面坍塌各成员单位开展地陷应急救援实际操练,规范事故处置程序。目前,经过各责任单位通力合作,所有地陷事故均能做到早发现、早处置,并在第一时间协调相关单位处置,避免事故扩大,也杜绝了次生灾害的发生。
今年快三平台 将在以往排查市政排水系统、暗渠化河道、箱涵及城中村、旧工业区、老住宅区自建排水设施的基础上,开展系列地陷隐患检测评估工作,包括香蜜湖街道市政部分、地质雷达和暗渠化河道以及42个“三旧”小区的地面坍塌专项整治工程隐患排查工作,总工作量超过150公里,总投资上亿元。
委员献策:区分灾害成因“对症下药”
在年初召开的区政协四届六次会议上,针对地陷、边坡、挡土墙等城市安全隐患问题,委员共提交了28件提案,其中重点提案6件,提出了防范和治理安全隐患的多条建议。
如委员陈叶军、边江在《关于进一步加强边坡、挡土墙管理的建议》中提到,应组织力量对福田辖区所有边坡、挡土墙排查一遍,并建立相应的档案和编号,公布主管部门的联系电话,方便群众反映险情。“城市安全隐患”座谈会上,委员郝纪柳指出,应明确事故责任的主体,加强法律对违法建设的约束力量,引进数字化管理模式,对约束责任主体具有重要意义。
谢频委员也强调,要明确隐患、灾害责任主体,“很多地陷是由于施工单位没有严格操作或者工程质量问题造成的,要用法律手段追责,不能赚了钱就跑了,出了问题就找政府”,严格区分灾害成因,才可以“对症下药”。
在政协委员张烨看来,不少陷隐患点位于深圳CBD,人流车流密度大,各种隐患时刻考验着基层管理单位的洞察力和决策力,“我们欣慰地看到政府各部门作出的努力,应该为他们大量细致的工作点赞。”同时,她建议整治地陷等安全隐患,应从源头抓起,做好城市规划,把基础打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