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日下午,中共深圳市委召开2016年重点改革有关事项政党协商座谈会,向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代表人士通报我市2016年改革计划,听取意见建议。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林洁主持会议。市委常委、秘书长郭永航出席会议并讲话。
深圳市工商联副主席、朗华供应链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春华代表市工商联围绕深圳市2016年改革计划、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倡议等主题进行了发言。系统分析了当前深圳在贯彻实施国家“一带一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的实际情况的同时,着重提出了打造创新要素集聚平台、实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启动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升级工程等多项针对性且具体的建议。
以下为发言全文:
背景
全面深化改革是“四个全面”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其他方面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我们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不断践行创新、协调、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锋城市,深圳理所应当在改革与创新方面要更有作为,这就需要首先要处理好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经济的问题归根还是要靠市场说话,政府的角色就是建设好环境、制定好规则、要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二是要建设好公平的法制环境,让资源通过市场进行配置,而不是行政或者企业所有制权属进行配置,政府要去市场化、行业组织要去政府化,让经济要素在公平与法制的环境里有序流动。
(二)妥善处理供给侧和需求侧矛盾的问题。一方面,从产品角度,虽然深圳供给侧的问题还不够突出,但是从产品要素角度,工业供给侧的表革要加大,工业生产中间环节的设备、半成品等供给侧要素成本依然较高,中间环节仍然较多,企业运营成本依然高企,因此如何在工业生产供给侧进行改革,加大高新技术设备与半成品的供给力度,提升产品价值,打造世界级的工业供应链企业,降低生产型企业外贸、仓储、物流、金融等中间流通成本,是提高深圳制造产品附加值与竞争力的核心问题。另一方面,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是将制造业信息化、互联网化、大数据化,将原来碎片化的需求集约化,实现工业生产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并最终实现按需生产,因此,按需生产将是未来五到十年工业生产的方向,从政府管理的角度,遵循市场需求的原则,从客户与市场需求出发配置资源,将很有可能是政府服务创新与改革的一个方向。
建议
一、加大工业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
为推动企业实现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化解深圳工业生产中间环节的设备、半成品等供给侧要素与企业运营两种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建议着重增加高新技术设备与半成品供给,打造一批世界级的工业供应链企业,降低生产型企业外贸、仓储、物流、金融等中间流通成本,提高深圳制造产品附加值与竞争力。
(一)打造创新要素集聚平台,让科技、工业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生产要素资源在一个平台内进行集聚。在生产上游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单一产品孵化、创客与定制;在下游打通境内外销售渠道与客户大数据库,让工业生产充分听取市场声音、在生产前端即带有市场属性。与此同时,通过增加科技、设计以及专业服务,使生产型企业既可以降低成本,又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并能卖得出去。
(二)打造出口退税资金池,针对外贸下行压力,借鉴国内有关城市做法,对大型进口性企业以及外贸平台服务性企业提供退税垫资资金支持,释放生产型企业资金压力,加快退税流程。
实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对供应链、园区配套服务机构、跨境电商等平台型企业实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降低生产型企业流通成本,强化供应链企业的综合服务能力,提升政府通过企业自主平台等第三方机构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
二、充分重视“一带一路”倡议中的“一带”建设
目前深圳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工作还不够深入,特别是在“一带”建设方面在重视程度、资源配置等方面严重失衡。以中欧班列为例,截至目前,郑州、武汉、重庆、兰州、义务、厦门、长沙甚至东莞等地均开通了中欧班列,但是深圳在此方面迟迟没有动作。建议从打造运转中心、启动产业升级工程等方面注重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中“一带”建设。
(一)打造海陆空铁多式联动的亚洲货运转运中心。一方面,鹏欧班列可以为深圳的货源提供海运、空运之外的另一种选择,深圳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自主知识产权的本土产品与产业,产业特点与中欧班列产品货值定位天然吻合。2015年,在全市全年进出口贸易量下降8.2%的背景下,深圳出口机电产品总值13080.7亿元人民币,增长2.3%;深圳对欧盟进出口贸易同比增长1.4%,对欧盟出口机电产品1419.2亿元,增长5.1%。另一方面,现有的中欧班列很多货物都是深圳的货物或者深圳转运或集运过去的。借助开通鹏欧班列机会,整合梳理货运资源,利用港口及铁路优势,再分拨到其他省市与区域,从而进一步深化深圳作为转口贸易中心城市的先天优势,打造海陆空多式联动的亚洲货运转运中心。若不引起深圳市政府的足够重视,不仅仅损失的是货源与外贸数据,将来很可能会影响产业,造成制造业外移。产业空心化。
(二)启动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升级工程。深圳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聚集了大批有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企业与创新型跨国公司,但是也存在一批传统制造型企业,可借鹏欧班列开通机遇,启动实施一批重大产业升级工程,从而进一步对接德国工业4.0计划,支持深圳市重点企业引进国外先进设备、装备、工业原材料、无人工厂、先进制造工艺与技术、环保设备、是“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形成竞争新优势,助理深圳市创新型企业和新兴产业成长。
(三)实施东进战略中打造新的产业发展格局。东进战略是深圳贯彻国家“一带一路”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战略的主动作为,也是市委市政府在新的历史时期谋划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选择。建设提升若干第三代和第四代产业园区,超前布局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形成“两带、六平台、多园区”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另一方面,在建设东部创新产业智造高地过程中,深圳将打造东部产业创新智核,构建东部产业智造高地。具体以国际大学园等创新要素聚集区为引擎,构建串联坂雪岗科技城、平湖跨境电商产业园、李朗电子商务聚集区、深港创新创业中心、聚龙国际科技创新城、国际生物谷的东部创新产业带,成为未来深圳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前海供应链服务行业协会会长以及中国工业供应链首创企业负责人,我们将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资源整合,助力深圳制造向深圳智造、深圳创造发展,通过供应链资源整合促进深圳制造业及产品向设计、品牌、标准等价值链高端发展,助力产业升级以及中国制造2025战略。
本文摘自《深圳工商联》2016年NO.4 P60